海棠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6章 压力转移(第1页)

进入开宝年后,东京每年由外部输入的各类粮食物资,基本稳定在七百万石左右,即便有所浮动,变化也不大。早年的时候,刘皇帝深受缺粮之苦,因此养成了储粮的习惯。

而在整个京畿地区,在那些分布于诸渡口、交通要衢的大小仓库,朝廷始终维持着约两千万石的粮食储备。这个数量不算少,至少可满足京畿百姓三年之用,而事实上要更久。

按照当初刘皇帝的打算,是要求储存至少十年国用,也一度按着这个目标在做,只是后来发现,管理成本有些高昂,不得不把要求降低下来,同时,每年还从官仓中划拨粮食投入市面,以做更新。

因此,以朝廷手中掌握的资源,即便粮价再高,都能够随时平抑调节,也是此前一直坐视粮价上涨的底气所在。

从四月开始,仅在东京,朝廷分批次,先后往市面上投放了两百万石米、粟、麦等粮食物资。取得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东京士民头上飘飞了数月的粮价顿时被打压下来,如水银泻地一般,半个月内,由六十文降低到三十一文。

只是,在朝廷有意的控制下,便再也降不下去了,显然,三十文就是朝廷认为比较合适的粮价。对于绝大部分东京百姓而言,这仍旧是一个不低的价格,毕竟与最初相比,也涨了接近一倍,但与六十文一对比,似乎又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但不论如何,在朝廷主动出手平抑后,东京民情民困,终是得到了缓解。大汉的百姓,不论市井百姓,还是乡野小民,从来都是温驯的,也容易期盼收割,只要还能过得下去,就能得过且过,只要不把他们逼到绝境,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在这场粮价疯涨的浪潮中,受苦的自然是以两京士民为代表的百姓,但对全天下的农民来说,却不啻于一场福音,至少,在过去的半年时间中,同样的粮食能够换取更多的钱财。在这个前提下,他们的日子也确实能够得到改善,填补税收的粮食减少了,用于生计的自然就多了。

然而,在这股风潮之中,攫取了绝大部分利益的,显然不可能是农民,而是压在他们头上的贵族、官僚、商贾这样的剥削阶级。

至少,那些从事粮食贸易、运输以及相关产业的商人,是饱食一顿,赚得盆满钵满。过去的二十年,大汉商贸日益发达,但商贾的地位,却没有本质上的提升,再加上朝廷时不时地收割压榨一波,也让许多商人在苦心牟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多添几分小心。

当然,这部分指的主要是那些声名在外、腰缠万贯大商贾,一般的小商小贩都引起不了注意。而不论大小商贾,在有些行当,极其注意自己的商誉与行为。

尤其是粮食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生意,很少敢乱来的,毕竟,朝廷上上下下,盯着的人实在太多了,别说武德司、皇城司、各署衙,就是都察院的御史找到机会都要进言,敲打一番。而大汉的粮商们,能有那份乖巧,也是在朝廷堪称严苛的惩治手段下,不得不稍按贪婪之心,仅在东京,过去因为哄抬民生物资被抓捕、抄家、处刑的商人就达数百家。

但是此番不同,朝廷放宽乃至放纵的态度,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一般人难以察觉,那些浸淫其中的商人岂能不晓。

虽然谈不上“奉命涨价”,但东京的大小粮商们,可都趁着这个机会,大胆地涨价。否则,以东京市面上正常的粮食物资供应,即便出现了战争与减产这样的客观因素,也不可能呈现飞涨的态势。

一直以来,在朝廷的压制下,低廉的粮价,让诸多粮油商人获取的利益并不大,即便是那些大粮商,也只是靠着规模方能维持。

微薄的利润,也曾一度让大量粮商改行,二十年,斗米五文的上涨,也是为了提升一下粮商们的积极性,方才采取的放宽。

而过去压制得有多狠,释放出来的时候就有多疯狂,过去半年粮价的变动,已然证明了这一点。朝廷的有意放纵,再加上利益链条上的饕餮们疯狂食利,共同催发了这一场“粮价闯关”。

当然,粮价只是其中一方面,伴随着的,是各种生活物资的价格上涨,油盐酱醋,都是这般。而与粮价的上浮相比,盐价的表现,则要更为显著。

到开宝二十二年四月,东京盐价已然攀升至一斗九十五文,而与粮价还有后续的平抑打压不同,盐价上升之后,似乎就没有落下来的意思了。

在中唐时期,有天下财税、盐利其半的说法,而到如今,大汉朝廷才真正开始挥起镰刀,无情地收割着盐事带来的利益。

迫于这些情况,京畿地区,也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一场抢购物资的狂潮,这固然在物资供应上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同样的,也让朝廷籍此,回收了大量铜钱。

再多的喧闹,终有平息的一日,随着朝廷对各项生活必备物资的指导定价颁布,这样一股涨价浪潮也终于退去之,其后,很多京畿士民,都切身地感受到,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尤其是那些小市民,日子也开始难熬了。

这一场“价格改革”,基本都是在政事堂及财政司的主导下进行的,刘皇帝虽然一直关注的,但始终没有发表看法,一直持默认态度,从头到尾都没有插手,只是任他们施为。

出现了问题,必需要寻求解决的办法,而在解决旧弊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那也只有留待以后,在一时的利弊上,总是选择趋利避害,或采取利大弊的做法,这是刘皇帝向来提倡的。

如果说,过去大汉的繁荣是建立在庞大的农业体系上,朝廷通过对农民吸血,来维持开宝盛世的繁荣,那么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矛头将指向那些城市中的商贾、小士民及小手工业者,过去农民身上承担的压力,也将有一部分转移到城镇百姓身上。

热门小说推荐
水洛蓝冷钰小说

水洛蓝冷钰小说

冷钰摇了摇头,整个人趴在桌子上面。过了一会,果然又好了。可是肺里面忽然像火烧的一样疼,冷钰止不住地咳嗽。咚咚咚。助理在门外敲门。进来。冷钰的声音已经彻底沙哑了。助理进来之后,看着冷钰的样子忍不住蹙眉陈总,您还是休息一下吧。冷钰抬眼看着助理,没有说话,扭头又继续看着电脑屏幕。助理看着冷钰,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助理知道劝不住冷钰,刚转身要离开,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响动。助理回头一看,冷钰已经...

秘术之主!

秘术之主!

神秘是养料,让我不再平凡。来到类似欧洲近现代背景的世界已经二十年,费林凭借着早慧,学得一技之长,终于成为了体面人。原本以为自己将娶妻生子平淡的度过这一生,但却发现世界阴影之下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有修习秘术掌握超凡之力的秘术师。有于黑暗中窥视人类,以人类为食的诡异。有崇拜邪神,通过血腥的献祭取悦邪神,向邪神换取力量的邪神信徒。有徘徊世界之外,窥视着世界,仅仅渗入只鳞片爪力量,便足以引人坠落的邪神。以神秘为养料,平凡了二十年的他不再平凡。...

我对修仙界恩重如山

我对修仙界恩重如山

因系统错误,虞容歌错穿修仙文,成为了一个病秧子世家小姐。作为补偿,系统离开时送给虞容歌10个点数,让她随意在自己的属性上加减,结果她手一抖,金钱一栏直接拉满。看着闪闪发光的十亿灵石,再看看自己病弱的身体,虞容歌很好,人家穿书是逆天改命,她穿书是准备入土为安。既然已经时日无多,用小命换来的钱,她死也要败得干干净净,带一个子去地下都算她亏了!系统评价S级难度的原著?拿来吧你,正好照着截胡。至于危险,怀揣巨款不知道哪天就会嗝屁,她不发疯就已经很好了!于是,修仙界多了位出手阔绰的大善人。  她重金兴办各种大比,补贴贫困修士,修缮各个门派,创建修仙筹,却从不问回报,无数门派和修士感激涕零。原著本来要发生的困难悲剧与波折,虞容歌一巴掌扇过去,全盘活了。至于未来呼风唤雨的美强惨大佬们,如今都还是正值人生低谷的小可怜?嗯,看起来真不错,既然没人捡,那以后全都是她的了!虞尔斯泰这世上没有花钱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多花点。 原著天道苏醒之后懵逼了书里本该死亡的角色没有死,该黑化的角色没黑化,反派不像反派,主角不似主角,原本的剧情早就飞灰湮灭。他们都凝聚在一个女子的身边,半个修仙界都为她撑腰,就连它也不得不避其锋芒。等会儿,你谁啊?! 后来,某位修仙界一霸每日三问她什么时候死,她怎么还没破产,她身边人怎么都修罗场了?内容标签女配爽文正剧神豪流主角虞容歌┃配角┃其它一句话简介修仙界版王多鱼立意达则兼济天下,做力所能及的行善救济,帮助他人vip强推奖章虞容歌阴差阳错穿成修真文的病弱女配,眼见重病缠身,却身怀系统给的十亿灵石。用小命换来的钱,带一个子去地下都算她亏了还有什么是比做慈善更花钱的于是,修仙界多了位出手阔绰的大善人。她重金兴办各种大比,补贴贫困修士,修缮各个门派创建修仙筹,却从不问回报。后来,修真界海晏河清。本文讲述女主角决定在临死前将手中巨款用来帮助他人,建设修仙界的故事。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原著的悲剧与灾难也通通烟消云散。剧情轻松温暖,令人暖心。...

穿书后拿了伪女主剧本

穿书后拿了伪女主剧本

穿书后拿了伪女主剧本由作者一颗小豌豆呀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穿书后拿了伪女主剧本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汉骧

汉骧

土木人穿越三国,成为一名兵户遗孤,前世本是蜀汉粉,今生却在袁术麾下。武不出其类,智不拔其萃,原来当牛马,现在又炮灰?龙骧利用技术优势,抢先在合肥筑城叠防,他挑起孙曹两家消耗,给刘备争取发育时间,无论是冢中枯骨,还江东鼠辈,能坑皆坑。刘馥龙骧小儿狂悖无礼,曾言丞相去了合肥,也得送去烧窑搬砖,应发兵讨之。曹操时机未到。刘勋闻桥蕤二女有国色,可惜困在那合肥曹操即刻点兵。周瑜龙骧好色奸佞,主公不可信其谗言。孙权你在教我做事?诸葛亮那龙骧表面奸佞,却敢在惊涛骇浪中行船,真不是等闲之辈,将军要匡扶汉室,此人可善加利用之。刘备先生不知,他就是备的人。诸葛亮???...

武侠升维

武侠升维

我被系统坑了怎么办?我在这个武侠的世界怎么生存?我要怎么做才能找到回家的道路?这是一个青年被忽悠着走上武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