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高,实在是高,要不说还得是长孙晟。摄图被反驳得体无完肤,只好尬笑地对身边人说:“哈哈,确实,女婿应该跪拜岳父!”
于是,摄图拉着大义公主叩头,跪着接受了虞庆则递过来的隋朝玉玺文书,并顶在头顶。
一会儿后,摄图觉得太羞愧了,自己想打肿脸充胖子争口气,没想到被长孙晟给化解了,偷鸡不成蚀把米,越想越难过,竟然和部下相拥而泣。处罗侯继续看戏,他就是要看看摄图和长孙晟他们究竟谁跟强悍。
虞庆则趁机出击:“既然突厥可汗向天子叩拜了,那可汗也理应向我大隋称臣。”
摄图好奇地问随从:“什么是臣?”
侍从回答说:“隋朝说的臣子,就是我们所说的奴仆。”
事已至此,即便再羞辱,摄图也无可奈何了,只好强打起精神说:“我能够成为大隋天子的奴仆,全仗虞仆射出力成全。”
眼看摄图一败涂地,看戏的处罗侯也知道时机到了,便出来跪拜。摄图看了看处罗侯,脸上浮现出了难以描述的表情。为了做足人情,摄图当场馈赠虞庆则马一千匹,并将堂妹嫁给他。
长孙晟在一旁提醒虞庆则,告诫杨坚曾对他说的话。虞庆则意气风发,哪儿还听得进去?不耐烦地对长孙晟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便接受了一千匹马,还有摄图的堂妹。
这次外交交锋,隋朝完胜。虞庆则不辱使命,而且让突厥向隋朝称臣,这一点让杨坚很震惊。杨坚没想到虞庆则这家伙自作主张,擅自破坏“离强合弱”的国策,让自己很不爽;所幸虞庆则也没有让隋朝损失什么,毕竟在外交场合降服了突厥。杨坚还是奖赏了虞庆则,但内心对他有芥蒂了。
毕竟隋朝对突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前突厥对北周、北齐都是高高在上,现在反过来向隋朝称臣,杨坚大大嘉奖了虞庆则、长孙晟二人。全国给地送来表示祝贺的奏表,也如雪花一样,让杨坚目不暇接。
7。革新文风
在如此多的奏书中,杨坚挑选到了司马幼之的奏书,越读脸色越难看。
杨坚当着众人的面,把司马幼之的奏书啪一声扔在地上,沉着脸说:“朕即位以来说过多次了,不论公私文书,一定要写的简洁朴实,务必要除去浮华之气。你们看看这个司马幼之,又给朕堆砌辞藻,通篇奏表读下来,咬文嚼字佶屈聱牙,不知所云!这样的文章,老百姓读得懂么?写文章都如此浮华,那办起事来能脚踏实地么?”
司马幼之现任泗洲刺史,北齐司马子如的后人。
杨坚把节俭的作风也推广到了文风尚,他不喜好文章用词华丽,诏令天下公私文书都要写得符合实际情况。要推广一种风尚改革,除了坚定的决心,还需要时间的。当时,两晋南北朝崇尚宫体诗,写文章就爱写骈文,就习惯用词华美,这是一种习俗,由来已久。
司马幼之也不过是一个积重难返的文人罢了,他不服不忿,开始据理力争:“陛下,自古以来,作文都是崇尚雕琢,治国也一样,要精心治理,怎能如此粗糙呢?孔圣人也曾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和小人是有区别的。在座都是王公大臣,难不成我们要像乡野村夫那样,写大白话么?”
杨坚被反问住了,对呀,我就是关陇集团贵族的代表,我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公然和贵族集团对抗吧?司马幼之的话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是诡辩,谁说朴实的文风就是平民的象征,贵族的文风就一定要晦涩难懂?文章只是信息的载体,并不是目的本身。
“司马刺史食古不化,迂腐可笑,简直是一派胡言!陛下应该立马把此人下狱问罪!”
杨坚焦头烂额之际,朝堂上有人抓住了司马幼之的漏洞:治书侍御史李谔。李谔,来自赵郡李氏,早年在北齐为官,一向崇尚节俭,可以说是杨坚勤俭政治背后的理论大师,杨坚还是北周丞相的时候,李谔就写过《重谷论》献给他,告诫他为政要厉行节约,尤其是不能浪费粮食。后来,隋朝建立后,公卿死亡之后,子孙就将其爱妾侍婢嫁出卖掉,形成了一种风俗。李谔又上书表示,希望改变这种风俗,不让未亡人改嫁。
李谔的这一观点,杨坚还没表示什么,那个提倡一夫一妻制的独孤伽罗就两眼放光了,大加赞赏李谔的想法,并鼓动杨坚推动实施。于是,妻管严杨坚下令,从今后五品官员的死后,妻妾不许改嫁,要为丈夫守节。在现在看来,这种守节行为是反人性的,但在当时,那可是很符合儒家的治国理念。
李谔骂完了司马幼之,然后递上自己写的《上隋高祖革文华书》:“陛下,臣这里有奏书,详细考量了自古以来的文风,发现,我们的文风也需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杨坚让宦官接过来奏书,细细品味起来: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
“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浮,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引预搢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之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如闻外州远县,仍钟敝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第一段,说古代的帝王提倡写文章的核心是在教化,后来世风日下,文章变得华而不实;第二段,南朝齐梁以来,行文连篇累牍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舍本逐末,危害甚广;第三段,我大隋承受天命,革故鼎新,去伪存真,挽救古圣先贤的大道;第四段,虽然陛下颁布了禁令,州县之中仍然存在不良之风,这就是执行不力,陛下应该派出官员去巡查纠正。
《革文华书》掀起了隋朝革新文风的浪潮,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连篇累牍”这个成语就是李谔在这封奏书中发明的。
杨坚读着李谔的奏章,不住地点头:“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李谔说得对呀,一篇篇文章,一箱箱案卷,谈来谈去,都离不开吟风弄月,真是又长又累赘。这样下去,世俗无论贵贱贤愚,都去吟咏风花雪月,崇尚绮丽文风,追逐功名利禄,可怎么得了!”
“把李谔的奏章颁示天下。如以后写来的奏章再不注意文风,定严加追究。”杨坚诏令将李谔前后奏章颁布天下,并将司马幼之下狱治罪,杀一儆百。
杨坚这一做法,很快得到了薛道衡、卢思道、李德林、颜之推等文人的支持,他们也不得不支持。
时间来到十一月初四,杨坚派遣薛道衡出使南陈,并对他叮嘱说:“你应该明白朕的意思,你不要在语言上和对方争高低。”杨坚还是一贯的态度,尽量麻痹南陈,让陈叔宝继续自娱自乐,不要刺激他。可杨坚的低姿态并没有换来陈叔宝的尊重······
女帝开局无敌单女主狗粮本书又名因为太宠娘子,配角被迫做无敌反派苟到天帝的我,被女帝老婆曝光了顾澜穿越玄幻小说,成为一名配角书生。还多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小娇妻。本想安稳苟住,凭借原著剧情躲开各路挂壁,和娘子相守一世。可偏偏加载了文抄读书系统!只要读书抄书,就能提取修为,成圣成神!由于太过无敌,顾澜出门随便就碾死了大反派,各路气运之子气运之女争相认主!实力起飞的同时,仕途也是邪了门的顺遂!这一日。顾澜高中状元郎,入殿觐见,却发现幕帘后那绝美女帝十分眼熟!娘子?相公,穿上龙袍就不识得朕了吗?从此,全天下都知道了这对绝世夫妻。原著男主角他都成天帝了,我才武之力三段,这怎么玩?简介无力,全文爆爽...
叶凝起身,被一颗歪垂的莲蓬砸到额头,痛意令人瞬间清醒了,环顾四周,温泉池靠着陡峭的山壁,瀑布从看不到顶的山上蜿蜒而下,旁边还有一颗颇具年份的壮硕紫藤树,茂密的枝桠遮盖大半个温泉池。目之所及奇花异草争妍斗艳,不远处还有一座宫殿似的大宅子,亭台楼阁雕梁画柱,尽显金碧辉煌。哇哦!这是哪儿?...
慢穿1V1系统才是主角某位女星盗头子和宿敌同归于尽在虫洞中后,秦沙醒来后变成了一个高端穿越智能系统而且宿主正是宿敌。星盗头子以为自己可以完美的假装是个系统,然而宿敌宿主每每出场不到三章就翻车了。秦沙忍住,我是个没感情的系统!在宿敌第三个世界依然无故翻车之后。秦沙暴躁了你还是别出场了!要你何用?向原策以为自己绑定的是个假穿越系统,然而他错了这系统不止是假的,还是他的宿敌!这宿敌天天想弄死他自己上位当宿主怎么办?急!在线等!群号499069113...
我在洪荒争渡是咖啡随笔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我在洪荒争渡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我在洪荒争渡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我在洪荒争渡读者的观点。...
综武侠带着游戏系统穿武侠由作者千里江风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综武侠带着游戏系统穿武侠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苏皓穿越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自己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跟随一支精锐雇佣兵小队进到了战场。凭借着穿越之后激活的战争之王系统,苏皓在战场上大展神威。队长血刃如果光论近战的话,我不认为有人会是菜鸟的对手。反叛军希韦斯特将军如果可以的话,我并不想见到菜鸟,他的存在,简直就是我们反叛军的噩梦!军火大佬史蒂夫我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跟苏成为了合作伙伴。有他在,我的生意将会遍布全世界!若干年后,苏皓站在已经恢复和平的伊维亚之巅。而他身后,则是这些年他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人数已破百万的直属武装部队!...